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48节 (第3/3页)
,并且在每个对外讲学的旬日挑出最好学的几首教会云阳百姓,让他们把这些颂歌传唱开。 ??这种能唱出来的新诗不仅传扬得快,还很有洗脑作用,听过以后总忍不住哼哼两句,没过多久就风行整个云阳县,并且迅速往邻县蔓延开。 ??年底,云阳县的姚县令到学宫巡看时还跟着学了几句,唱得极为响亮,明晃晃地告诉所有人,他是跟着扶苏干的,他无条件支持扶苏的所有工作。 ??一个韩国细作在自己不小心哼哼出几句某首歌颂新盐的新诗后,有点绝望了。 ??这个云阳县,太可怕了! ??连细作们都知道的事,嬴政当然也知道,他也拿到过几首学宫学生的优秀作文,叫人哼唱了几遍让他听听。 ??程邈在学宫当家做主,大方向还是抓得很准的,挑出来传唱的优秀作品要么是主夸嬴政,要么是连着嬴政扶苏一起夸,没有半首是单独夸赞扶苏的。 ??所有新风谣的大意都差不多:多亏了大王英明,公子聪慧,我们才能吃上这便宜又精细的新盐! ??差别只在于如何赞美嬴政的英明,如何赞美扶苏的聪慧,以及如何赞美新盐的好处。 ??嬴政把这些迅速传唱到各地的新风谣听了个遍,觉得这些诗虽然粗浅了点、直白了点,不过读起来还算顺溜,唱起来也不算难听,学宫果然能培养人。 ??受到这些优秀作品的启发,嬴政叫李斯往外放出风声,就说他生辰那天将要宴请百官,到时还会请各国来使一起坐下聊聊天。大伙什么都不用准备,只要现场写一首应景的诗,总结归纳一下近两年的重大事件,可以以赞扬为主,也可以以批评为主。不过,赞扬类的意思到了就成了,批评类的你可得写好点,不然你官别当了。 ??之所以要提前透风声,当然是考虑到一些武官不会写诗,暗示他们赶早找门客写一首,反正门客的就是你的,到时候能拿出来就成了。 ??嬴政还表示,他的要求很低,比云阳学宫那边的学生习作强点就成了。 ??消息一传开,有资格参加嬴政这次赐宴的人都开始叫人去收集云阳学宫那些“学生习作”。 ??众人捏着鼻子把那些“学生习作”看完了,凑在一起稍微一分析,顿时明白了:大王这是要他们写诗夸他和他儿子,最好详实有据、有针对性地带着事例夸,还得写成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! ??不想写,官别当了! ??写不好,官别当了! ??行吧,不就是写诗,他们可以的! ??作者有话要说: ??嬴政:过生日了,让你们夸我几句过分吗? ??百官:不过分不过分(想到头秃 ??第48章 进补 ??在秦国当官,学的基本都是应用写作,不是写正经公文就是写劝谏文学,文学创作这事儿大伙真没注意过。 ??歌舞倒是也有,不过都是拿来就用,很少原创,更没人关心百姓的精神生活。 ??按照商鞅变法的经验,百姓最好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专心干自己手上的活,一天工作一整个白天,晚上夫妻俩努力造造孩子就睡觉,别的什么事都别想,这样的百姓好管,官吏非常省事。 ??这种大规模的文娱创作活动,秦国过去很少举办,朝中自上而下都十分重视,武将们回去后更是关起门叫门客抓紧时间创作,务必要在大王寿辰前写出一首优美的命题诗。 ??不知是不是云阳学宫那边给他们那批优秀作品配的节奏太洗脑,百官为了揣摩上意听了几天,都觉得有点上头,每天办公时都有人一下子没憋住哼出一两句。 ??每到这个时候,同僚们都会交换一个彼此都懂的眼神:不错,又疯掉一个。 ??扶苏也被李斯透题了。 ??按照嬴政现在对扶苏这态度,到时候不带上扶苏是不可能的。李斯认为扶苏不仅要准备,而且要好好准备,最好能一举惊艳全场。 ??李斯还暗示扶苏,要是有什么难处可以来找他。 ??这意思是实在不行,他帮忙操刀写一首也是可以的。 ??扶苏记得李斯别的不说,写文章绝对是一流的,至少当初那篇《谏逐客书》就写得流畅漂亮,扶苏读了都觉得酣畅淋漓。 ??
??